时代楷模—雷锋
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如果你是一颗粮食,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?”
他当过推土机手、小学课外辅导员;他才华横溢,会写诗,还能说快板;他16岁就有了不错的收入,但却把钱捐给灾区,而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。他是一名普通的兵,却用短暂一生诠释了奉献与爱。他的名字你再熟悉不过,叫雷锋。

雷锋原名雷正兴,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解放前他的家人备受屈辱和压迫相继去世,不满7岁的他成为孤儿,饱受旧社会的苦难。1949年,湖南解放后,他的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他上了学,读了书。1958年,他响应号召从湖南一路北上,来到鞍山钢铁厂当工人。他将名字改为“雷锋”,立志当先锋。在鞍钢收入不菲,工作也很开心。但是雷锋却并不满足安逸的生活,他迫切地想要参军。1959年,雷锋收到入伍通知书,被分配到运输连做驾驶员,终于实现参军报国的梦想。无论在哪个位置,雷锋都奉献着全部的热情——

同事的婚礼上,他跑前跑后地帮忙;战友的衣服破了,他一针一线地缝补;工友的父母病了,他悄悄资助。为农民工编草鞋,向灾区捐款,每当身边人有需要,他总能及时出现。雷锋有多省?连队里发放夏衣,每人两套,发到雷锋的时候,他却只肯要一套,要求把省下来的交给国家。他的袜子,补了一层又一层,搪瓷脸盆、漱口杯几乎掉光了搪瓷也舍不得买新的。
如今看到的雷锋照片,他灿烂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。在新中国,这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迸发出火一般的生活热情。雷锋爱写诗,18岁那年,他想当作家,写了两篇小说、9篇诗歌,还有几篇散文。雷锋爱唱歌,爱乐器,他自称“百灵鸟”,《刘海砍樵》是他的拿手曲目。他还喜欢跳舞,虽然个子不高。但跳舞潇洒、很有派头。18岁那年雷锋成了全县第一位拖拉机手,后来他又成了“健身达人”,一张练习双杠的照片,还被刊登在当时的杂志上。
1962年8月15日,雷锋因公殉职,他的年轻生命,永远定格在了22岁。在自己的岗位上,雷锋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“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‘为人民服务’之中去”,他的青春岁月,像烟花一样短暂,也像火一样炽热。60多年后,他的名字依然闪耀半个多世纪前的青春誓言,从未过时。
来源:
新华社 (引用日期:2024-03-05)
中国新闻网 (引用日期:2024-03-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