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(以下简称“BIM”)技术应用。
根据《实施意见》,通过3年的深入推进,形成满足BIM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、标准和市场环境,安徽省主要设计、施工、咨询服务等单位普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,BIM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升。到2027年年底,全省规模以上房屋建筑、市政、交通、水利等工程普遍应用BIM技术,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和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应用逐步深化,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。
《实施意见》明确,2025年2月1日起,全省新立项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、大于1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、三星级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、综合管廊的设计、施工全部应用BIM技术;2026年1月1日起,全省省新立项的大型公共建筑、大于1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、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、综合管廊、轨道交通、城市互通立交、国家高速公路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、施工全部应用BIM技术;2027年1月1日起,全省新立项的大型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、大型交通及水利工程等全面应用BIM技术,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。
《实施意见》要求,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区域管理体系。全省将选择部分城市片区率先开展区域BIM技术应用试点示范,整合区域内的城市运行管理、建筑物运维管理等数据,形成基于BIM的数字底座,实现数据的归集、流转、贯通。
此外,开展以BIM、地理信息系统、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模型(CIM)研究,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协同化和智能化发展,鼓励各地拓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、城市体检、政务服务、应急管理等领域的CIM应用,加快构建数字孪生基础设施。
来源: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